初三中考完的那个暑假,我问一个我知道她是谁但她不知道我是谁的人她是几年级的,其实我知道她跟我一样也是没上高一呢,但是她的回答是“反正高中就是了”。这个回答就相当有歧义了,高中有很多种情况,比方说高二,这就有两种可能的情况:刚上完高二准备上高三,和准备上高二。而“高中”的情况又要复杂很多。在暑假问别人几年级一般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因为这时人们都处于两个年级之间,而大多数人都有把自己说成比较高的年级的趋势。但又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所以往往在问完别人几年级之后还要问多一个问题,就是是准备读那个年级还是已经读完了。尽管还有两天我就大二了,但是我现在仍然不愿意说我就是大二的学生了,因为存在这样一种可能的事件,它有可能在现在到开学之前的某个时刻或某段时间发生,而它的发生将会阻止我继续读大二。尽管这种事件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但是由于其概率不为零,所以我能继续读大二的概率也不为1。所以我现在还不能自称是大二的学生。
从大一到大二,仿佛就是从1.0到2.0一样,尽管不一定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但至少名字好听一些了。我比较想知道2006届新生是什么样的,就像是期待一个软件的新版本的新功能一样。你想想,看着“数学与统计学院2005版”看多了,突然新出了一个“数学与统计学院2006版”,就会感觉很新鲜。
我们学院新一届的广东来的居然有5个,似乎是前所未有的。我们这一届来了4个,上一届没招生,上两届好像是两个。据说还有深圳来的。
到时工作室纳新,来了一批新生之后叫我学长,结果我还没他们大呢,我就占便宜了。嘿嘿“
呵呵,蒙蒙啊,这篇东西很有意思。
我觉得最尴尬的是初三的暑假和高三的暑假吧,还记得那个时候说我高中生和我大学生,非常尴尬。
现在,因为住在交大附近,几乎所有人都把我假想成那里的学生,买东西时一律是谄媚的:在宿舍/学校一定很好用的~
看完你的日志,就像有人非要去解开一条没用的绳子上结,解开了,还是会把绳子扔掉!
呃“ 什么意思?
你的年龄真的相当占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