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日志没有标题,但不知道怎么就发布了,为了纪念就不删了,在编辑状态中该日志在列表中显示的标题是“…”,联系人卡片中那块就是空的。哈哈看谁还能发布没有标题的日志。
22日下午,一个人去超市买东西。好久没有体验这种感觉了,让我想起了在家逛沃尔玛。在长春我也去过几次超市,但是都是跟别人一起去的,没有那么自由。什么超市开到了长春就是乱,连沃尔玛也不例外。但这次我去的是长春本土的超市,名字也很俗——叫“恒客隆”。我狂买了一阵用了两百多块钱。马上到圣诞节了,朱古力居然还降价,不太符合价值规律。原价十五块多的盒装金帝只要不到10块,让我忍不住买了一盒回去自己吃。原价六块多的德芙也降了一块多,而且买德芙还有赠送。
23日,早上七点多醒了就睡不着了。傍晚工作室联欢,今年得我们05级的策划,下午还在写节目单,写得头痛。联欢会上,因为是我们策划的,所以没什么悬念,但还算开心。晚上有人突然提议去通宵唱K(虽然比较偶然但也是必然),这也是我在长春第一次为了玩而通宵。这次去的那个地方比起上次要好很多,只是那里的人不厚道,在我们等到空包房之后又加钱(这也是商家利用顾客心理骗人的惯用伎俩)。在快到早上的时候那些人玩起了杀人游戏,这游戏太需要智商了,又没有唱歌有聊,所以我不小心睡过去了。
24日,八点多回到宿舍,洗漱完了就躺在床上睡。因为中午有人请吃饭,所以订了10:40的闹铃,铃声是《黑色毛衣》的高潮——“还能不能重新编织脑海中起毛球的记忆。再说我爱你,可能雨也不会停……”,当我有意识的时候——或者说我记得我开始有意识的时候——是从这里开始的,我居然觉得这几句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当然,我当时想到的也许是“还能不能重新放一遍这首歌。再放一遍,可能我也得起床……”
下午一点多回来一觉睡到晚上九点,醒了以后宿舍灯是开着的,窗外漆黑。我不知道这是傍晚还是深夜还是凌晨,总之我知道现在不能去洗澡了。拿起手机发现有八条未读信息。
12月底的长春要是能出现零上的温度简直就是奇迹,而这奇迹今年就发生了——在冬至后的第三天气温窜到了零上。今年的冬天(将某一年的冬天定义为该年年末到下一年年初的冬天)尤其暖,唯一的一场稍微大一点的雪也化得差不多了,湖上基本没有雪了,一片天然的冰场,下面的气泡都能看得很清楚。“你可以买双冰鞋在上面滑,每滑一次你就相当于赚了50块。”有人这么建议我。而宿舍楼前面地上的一片不知道哪里出来的水结成的冰今天也有不少化成了水。我甚至有点不敢在湖上走了。记得去年,冻成冰的湖一直盖着一层雪,有些人为了打滑和方便别人打滑就把雪铲掉一条,去年的平安夜我们班还在湖上打雪仗(在之前已经打过好几次了),我被灌了一口雪结果回去胃痛。
跟每次一样,一到洋节的时候媒体们和一些××家们就开始讨论该不该过洋节的问题。当然媒体倾向的观点一般都是不过为好,但是也都会将持有两种观点的人的话都列出一段,对过洋节持正面态度的人一般都是无关紧要的编造出来的人物(如××大学××系05级的张同学),而那些家们的观一般很辩证,两边都不得罪,先反对洋节,然后为了保持自己的人气再对那些支持洋节的人说点好话。这种讨论的唯一意义在于满足媒体和各种家们的虚荣心,让他们自认为自己不随波逐流、观点很有新意。该过节的照样过,不想过的当然也不会过,商家还会一如既往地炒作,顾客也会不吝惜掏自己的腰包。
今年因为我来了,老天爷都热情万丈,暖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