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的电脑的 Windows Vista 和 Office 2007 装的都是正版,但我仅为此付出了大约500元,而在以前需要大约4000元。详细说说是怎么回事吧。
Vista 呢,我装的这个版本是 Ultimate with SP1 英文版,只有365天的许可授权,本来是微软的什么发布会的赠品,但是淘宝有人拿来卖,卖100块(+邮费10块)。算下来每天还不到3毛。而且集成了 SP1 。此外还带一张 Windows Live 的碟,但其使用价值不大,因为这张碟的所有内容都可免费获取,只是具有收藏价值。
Office 2007 我是看到微软主页有促销的广告才知道这么便宜的(看来广告还是有作用的)。 Office 2007 家庭和学生中文版,包含 Word 、 PowerPoint 、 Excel 、 OneNote 四个软件,699元,最主要的是有3份许可授权。这个套件对我来讲非常完美。前三个软件不用说了,必须要用的。最后一个看起来比较冷门,但是我倒经常会用。而且它在标准版和专业版里都没有。三份授权用不着,我就把其中两份转让给别人,每份150元。这个价格主要是考虑到物理介质是我自己留着的。其实一个软件的价格中绝大部分是授权的价格,物理介质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其实很多人都看重这个东西的,因为在传统观念中,商品都是有形的,无形的授权许可人们还是不太愿意承认其价值。而且这个东西对我来讲也有收藏价值,所以为其付出249元也是值得的(假设一份授权价值150元,那么699-150×3=249)。
其实按照一份授权150元算,用两年的话,每天只要2毛钱左右。这个价格总不能说都出不起吧。
微软的面向家庭和个人的软件的价格已经降到一个可以去支持一下正版的程度了。 Windows Vista 的家庭基本版只要300多块,家庭高级版也只要600多块,如果说这个价格还嫌贵的话,那你是不适合用电脑的。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价格。我见过的网上售卖的 Windows Vista 的最低价格是在京东( http://www.360buy.com ),价格如下(所有价格都是简体中文版):
Windows Vista 版本 | 售价 |
Home Basic | ¥388.00 |
Home Premium | ¥688.00 |
Business | ¥1399.00 |
Ultimate | ¥2099.00 |
虽然我也不能说我在网上比较的网站比较多,但是在淘宝上卖的价格也没有明显低于这个价格的,所以基本可以认为这个价格是最低的了。我们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这个价格。
绝对价格。 Home Basic 388元,算下来这个价格折合成美元大约是55美元,我很怀疑这些钱是否够发微软一个员工一天的工资。微软在中国零售软件绝对不能说暴利。而且一个操作系统卖到这个价格也可以了。就算只用两年平均每天也只要5毛钱左右。
版本(Editions)之间的差价。可以看出,微软对产品的定价最主要依据的是面向用户群体所能承受的价格,以及用户用该软件为自己所创造的价值,而主要并不是产品本身的功能的价值以及其开发成本。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4个版本的 Vista ,绝大部分的功能全都相同,无论是我们能看到和还是我们看不到的。操作系统的任务有很多,包括使硬件可用并充分发挥其性能、实现对文件的操作、提供众多接口以实现一个运行程序的平台、协调程序之间抢占资源的冲突、基本的文件访问的安全性、用户界面等等,在此之上才是众多的应用程序,而这又包括后台运行的程序(如 Windows Logon 、 Windows 服务主进程等等),再高级一些的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如 Windows Update 等,还有 Explorer 不知道算不算,再在这些之上的才是如记事本之类的程序。而这些功能(除部分附件外)都是所有版本的 Vista 全都具有的。而不同版本之间的 Vista 之间的功能上的区别只是部分附件以及安全特性的差别,从整个操作系统的角度看,这些差别简直是微不足道的。之所以能够以这么多差价卖,主要是因为这些功能可能会比较明显地影响用户体验。比如 Home Premium 比 Home Basic 多了一些娱乐功能和界面效果,如果用户比较在乎这个,那么他也会愿意付出这些价格。但是就开发成本来讲,这些功能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时间远远不及开发操作系统内核,而且另一方面,这些功能也有第三方软件代替,而且第三方软件有可能是既免费又比系统自带的好的。唯一的缺点就是与系统的集成可能没有系统自带的软件好,而且重装系统后这些软件也得重装。当然这样的第三方软件未必存在。综上所述,论性价比,还是 Home Basic 的最高。但是其他版本之所以卖得出去,是因为: Home Premium 增加了一些娱乐功能以及笔记本电脑的优化,这对于能够充分发挥这些软件的价值的用户是重要的,而且重要的一点是 Home Basic 没有 Aero 效果(包括 Flip 3D )但 Home Premium 有,这个效果是很多人使用 Vista 的最重要的原因,那么因此而多花300块买 Home Premium 也就可以理解了。 Business 是最不超值的,当然这仅仅是从我的观点看,因为它没有 Home Premium 的一些娱乐功能,但多了一些商务功能,这些功能包括传真、加入域、备份功能等,而在我看来这些商务功能不仅对普通人用处不大,对商务人士他们也未必会用(甚至未必知道有这些功能)。之所以有人买,我觉得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购买可能是公费的,比如公司统一给员工购买,或者批量购买电脑时自带 OEM 的。二是为了企业或个人的形象。如果你这个企业派人去跟别人谈生意,结果这个人打开电脑一看是用的家庭版操作系统,那多没面子啊。一看是商务版,这才有形象。 Ultimate ,我想会选择这个版本的人一定是有其原因的,比如狂热发烧友、特殊需求以至于需要全部功能、特别有钱所以不在乎比别的贵一些,或者是不知情的情况下买了带 OEM 版的新 PC 。
附: Windows Vista 个版本功能比较的网址:
第一个网址是简体中文版的,第二个是繁体中文版的(为了好看一些放的是繁体中文版的,但是英文版的也一样)。可以看出,从不同的角度比较,给人的印象就完全不同。第一个网址中,我们会觉得各个版本之间的差异不大。然而第二个网址就会让人觉得 Home Basic 简直就是没什么功能的。但是事实上它们说的是一件事情。我记得最开始的时候简体中文版的比较图也跟英文、繁体中文是一样的,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改了。
版本(Versions)之间的差价。下面是京东的 Windows XP 的价格:
Windows XP 版本 | 售价 |
Home Edition | ¥1320.00 |
Professional | ¥1760.00 |
印象中 Windows XP 一直没搞过什么促销。微软的原始报价分别是1498元和1998元,实际售价稍便宜一点也是合理的。显然现在购买 Windows XP 是不划算的,因为即使是 Vista 的最低级的一个版本 Home Basic 的各方面只比 XP 的 Home 版强而不比其差,而娱乐功能强很多的 Home Premium 也才688,大约只是 Windows XP Home Edition 的一半左右。但是这个定价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微软已经放弃 Windows XP 的市场了。卓越上有人指责这种定价的不合理,管理员给出的答案还是比较有道理的:“XP和vista不是同一代产品,微软定价的政策不同。vista目前是微软主推产品,让利幅度达,XP目前已逐步停产,属稀缺资源,估计价格很难下降了。”
与其他同类商品的价格比较。我们不能忘记这样一点:并不是所有功能都是必须为其付出价钱的。我要说的主要对比对象就是 Linux ,尤其是 Ubuntu 。虽然我对它还不是很了解,但是基本的一些特性还是知道的。这个系统的各项功能也相当完善,甚至用作某些用途比 Windows 还适合。最重要的是它是完全免费的,甚至任何人都有权复制、修改并再分发。而且作为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它也需要管理硬件、管理文件、调度程序等等,也有相当丰富的附件。那么如果说我们选择购买 Windows 而不使用免费的 Ubuntu ,一定是因为其差别足以让我们付出这些费用。最主要的还是微软的垄断地位,这是操作系统的间接价值。第三方软件开发商一定都喜欢开发适用于最广泛使用的平台上的软件,于是适用于 Windows 平台的软件也具有绝对的数量和种类上的优势。另一方面,作为用户我们当然希望使用兼容最多软件的操作系统。这就是付费使用 Windows 而非免费使用 Ubuntu 的最重要的理由。此外,十多年以来我们已经非常熟悉 Windows 的界面以及使用习惯,用免费的 Ubuntu 还要去适应 Linux 的操作习惯。此外,前面也分析过 Windows 的这个价格也不是我们负担不起的。打个比方,街边的卖给民工的3元盒饭跟正规一些的快餐店的8元的饭比,可能确实前者的性价比高一些,但是这多出的5元也不是我们负担不起的,大多数人都不会去为了省这点钱而去选择民工盒饭吧。
与其他商品的价格比较。这里的“商品”概念是最广义的,包括服务,比如公交车。以深圳的地铁为例。假如从家里到公司要4块钱,那每天上下班就要8块,一个月按22天工作日算,要176元,那么 Home Basic 的价格大概只相当于两个月多一点的上班的地铁费用。而且天天坐地铁上班还算是比较经济的方案,如果开私家车或者打的上下班还要更贵。难道用两年 Vista 操作系统给你带来的价值还不及两个月的上下班地铁吗?麦当劳按一顿30块算,那么购买一套 Home Basic 的价格只够吃13顿的。这常常只是一个多月的量。
再提一下 Office 吧。这个家庭与学生版这么便宜主要还是因为是给家庭用户和学生用的,并不可用于商业用途,所以使用者不太可能利用该软件创造太多的价格。这类用户自然也不愿意花太多价格买这个。能够用于商业用途的,任何一个单卖的组件都比具有三份授权的家庭和学生版套件贵。而标准版要2000多块,还是只有一个授权的。当然从技术上也没办法判断你是否用于商业用途,但是一个企业却装家庭和学生版的 Office ,那也有损企业形象啊,而且这个版本的 Office 的标题栏写着“非商业用途”。
如前所述,由于软件的一份副本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软件卖的主要是使用授权而不是物理介质,所以微软以及其他软件公司的定价策略主要依据的是用户群体的特征。例如,一个软件主要是面向家庭或学生的,一方面这些人没有太强的经济实力购买太贵的软件,另一方面这个软件也不能为这些人创造过份多的价值,那么这些人也就不愿意为此付出太多的钱,为了打开这类群体的市场,必须不能以太高的定价出售。但面向商务人士、开发人员和企业的软件则即使定价稍高也有市场,因为这些人要么很有钱,要么用公款买,要么在乎面子,而且这种软件是给他或者企业创造价值的,是企业整个生产活动中的一项环节所需的工具。有可能软件的成本只是企业整个生产活动中的成本得很小一部分,即使软件的售价有上万块(如 Visual Studio 和 Adobe CS3 的部分套件版本)。但是如果使用盗版,正如微软所说,可能会损害企业的关键数据,比如盗版软件中可能携带病毒或木马程序,或者微软更新了正版验证措施以后系统变得不可用。这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可能远远大于购买正版所付出的费用。另一方面,企业通过批量购买许可证的方式购买正版软件的价格将比购买零售的彩包便宜。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版本的软件价格相差如此悬殊的原因。
对于普通用户,不买正版的重要原因就是存在几乎可以不用付出任何费用的盗版。而且盗版的功能完全不比正版的差,甚至对某些人来讲,盗版甚至比正版还要好用,番茄花园的 Windows XP 就是一个例子。对这些人,没有任何办法,因为确实正版并不明显比盗版好,而且即使是那些对“正版比盗版好很多”抱有幻想的人们,当看了微软对正版的好处的介绍( http://www.microsoft.com/china/genuine/choosewisely/default.mspx )以后,这个幻想将会彻底的破灭,因为这些好处几乎全都是站不住脚的。盗版并没微软所说的那么不好,我们也不讲正版比盗版好多少来鼓吹大家买正版。买正版一方面是对法律的遵守,另一更重要的方面是对软件开发者的劳动成果的认同。与正版软件类似,当我们买手机的时候,一大部分费用是为知识产权而付出的,真正的硬件成本远不及其价格。这些知识产权一方面包括硬件的“设计”,另一方面则是软件。因为更改手机的软件并不容易(甚至不可能),所以手机操作系统几乎没有盗版的。而大多数人对此也并不知情,即使知情也毫无办法。但是,比较理性的做法是不去追求最新的型号。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最新型号的手机价格会卖得非常贵,而过了几个月一年多就会疯狂降价。其原因一方面是手机生产厂商利用时间差分别为喜欢追求时髦而且有能力付出高价钱的人们和对最新产品并不特别发烧而且不愿意花太多钱的人们销售,而且不会让这两类人感觉到明显的不公平,另一方面是手机生产厂商的“规模效应”,即用来设计和生产手机的一次性投入成本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销售后收回了大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手机的价格就可以下调,以增加其销量及总利润。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软件上。多拷贝一份软件的副本对软件开发商来讲几乎不需要成本,但是却向最终用户索取相当的费用,这一点成了很多用户不选择正版的重要理由。但是比较一下前面手机的情景,就会发现类似的事情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而且我们承认其合理性:不管我坐不坐这趟公车,它也一样得跑,但我坐了却得付出一定的费用;晚上的山姆会员店会把没卖出去的蔬菜扔掉,但绝不免费送给顾客。从这个角度想,为一份软件的副本付出合理的价格也是应该的。另外一方面,大规模地使用盗版对软件开发商来讲是残忍的。把你自己想象成软件开发商,你辛辛苦苦做了一个商业软件,人们却大规模地非法复制,你的软件为人们创造了大量的价值但你却不因此而受益,这无异于你要天天扫大街却没人给你发工资。
我们会买正版的音乐 CD ,却不愿意买正版的软件,除了软件或许比音乐 CD 贵,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购买正版音乐 CD 蕴含了对歌手的感情。都是对知识产权和劳动成果的尊重,人们在购买音乐 CD 和软件上的心态就完全不同了。人对人的感情跟对物的感情是不能比较的,这涉及比较深奥的哲学问题了,在此不能作深入的分析,但谁都能有体会的。另一方面,歌手(及其经纪公司)的最主要经济来源未必是零售的 CD ,很大一部分是广告、代言,此外还有少量是演唱会或歌友会等。这样歌手就不太在意盗版了,因为盗版也能够增加歌手的人气,而人气对一个歌手来讲是最重要的。这都是销售软件所不具有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一方面音乐 CD 为我们创造的价值远不及软件,另一方面软件开发所付出的劳动一般远比制作一张音乐 CD 多,所以以购买音乐 CD 的心态来购买软件,也就顺理成章了。
因为我用的 Windows 只有365天的授权,所以我早晚得买一个普通的零售 Windows 。期待集成了 SP1 的 Windows Vista 上架后微软再搞一轮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