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多之前,我写过一篇日志叫做《支持正版》。而在最近,发生的几件事情值得注意。
第一是微软在今年十一的时候,推出了一个促销方案,即可以花199元买到一个简装版一个授权的 Office 2007 家庭和学生版。这比先前的699元三个授权的每个授权平均价格要便宜,而且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后来有消息称此举确实令该软件销量大增,而且据购物网站的该产品用户评论来看,普遍认为该价格十分合理。然而仍然有些人在说:还是太贵,降到100就买。下面有回复说得好:等降到100你照样不会买。
第二是微软在十月末部署新版 WGA 通知,即外界所传言的“黑屏”。我先来说说怎么回事。首先,它的部署方式是通过普通的 Windows Update 安装更新的方式,这意味着你可以选择装或者不装。第二,安装以后,如果被识别为是盗版操作系统,那么会每隔60分钟将桌面背景设为黑色单色,而其他功能和数据不受影响。第三,微软对此通知的说明是保护正版用户的利益,即此更新的作用是,让你知道你用的是不是盗版,防止你本来想买正版但却被销售商骗的情况。接下来看看国人是如何反应的。首先是老百姓。第一点,人们普遍传言是强制性的。第二点,“黑屏”被很多人理解为整个屏幕全黑、无法操作的情况,而且似乎暗含数据丢失。第三点,几乎所有媒体一律称之为是对盗版用户的惩罚行为。然后是国家版权局,10月27日表态说:“国家版权局对包括微软在内的各种权利人组织与机构正当维护权利表示理解与支持,但是我们认为在维权过程中,也要注意方式。”专家嘴里的屁就不引用了。豆瓣网还有人发起了一个活动:绝对盗版·自觉黑屏,以抗议微软的黑屏。甚至这个事情还被放到 China Daily 手机报的互动讨论栏目,讨论了一周,有个被入选的北京读者甚至还说什么微软在操作系统里植入程序,导致用户数据损失,后来还扯到要发展民族软件来避免用国外的软件被他们控制。从以上可以反映出,中国人从官到民都有以下特点:首先是喜欢人云亦云,信口开河。稍微听到点消息,也不管具体情况怎样,是不是真的,添油加醋改一通然后到处散布。第二是贪小便宜贪惯了,凡是能免费得到的东西就不想为其付费。或许偷吃沃尔玛几个散装花生这种事情只有在长春能见到而在深圳则不会发生;然而在用盗版软件的事情上,全国上下一个样,而且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软件还是要买的。第三是做贼反倒腰杆硬,你用盗版别人没说你不对就不错了,你就自己偷偷在家用呗,还明目张胆出来抵制正版,如果说第二条还算是一个正版意识的问题,那么这条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了。可以说,这次微软黑屏事件,中国人在世界舞台上彻底丢了一次脸,我们不能总认为那些认为中国人野蛮的外国人是有偏见的,首先想想自己是否真的有资格理直气壮地反驳。
第三是前两天微软又一次调整了价格, Office 2007 家庭和学生版三个授权的版本由699元降到399元,即平均每个授权133元。此外, Windows XP 中文家庭版正版增值计划套装由960降到399元(此前 Windows XP 中文家庭 COEM 版价位在300多元,但是 COEM 版有一些限制,在此不详细讨论)。这个版本的 Windows 配有无限次基础技术支持服务,而这项服务单独购买的话是300元/次(详见 http://support.microsoft.com/default.aspx?scid=fh;zh-cn;personalsup )。 Windows Vista 的价格还保持在原来的水平。而原本作为国庆期间促销的199元 Office 2007 家庭和学生版一个授权的版本的活动也延期到2009年春节。那些叫嚣抵制盗版的人的理由无非就是正版太贵。如果说前些年 Windows 近2000块、 Office 近4000块的年代这么说还有些道理,那么现在这么说就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了。昨天 Assam 跟我说她的 Office 功能被锁了,今天我就建议她买正版,她说:一个正版购买一个多 MP3 了!我想说:一个 Office 功能强大还是一个黑白屏 MP3 功能强大? Office 研发成本高还是那个 MP3 成本高? Office 给你带来的利益多还是那个 MP3 ?这些逻辑在我上篇文章中已经说得很详细了,在此不再多说。
Assam 的心理反应了中国人普遍的想法。国人的版权意识可以说几乎空白。前几天,一个从日本刚回来的我们学院的老师说,他在日本的时候,因为电脑装的是盗版软件,所以平时都不敢带到实验室去,就自己偷着用。不仅是软件方面,书籍、音乐、电影也是这样。网络发展起来之前,盗版书是纸质的,跟正版书比印刷质量低劣而且也有不可忽视的成本。而现在盗版书被网上流传的电子书代替了。要说有些外国的书,国内没有影印版,或者书已经绝版,那看看电子书无可厚非,但明明能买到正版书却要下载电子书就有些不对了,可以说中国大陆的书籍价格远远低于香港、日本、美国等发达地区,却还是不愿花上几十块前买本正版书。在此我要提一下我们学院的恶心做法。我们大一大二的时候,所有人的专业课基本一样,所以专业课课本是统一发的,而大三开始有专业选修课,所以谁要什么课本得统计。我们以为跟以前一样那样发,就都报了,结果发下来的是盗版书,确切地说是我们学院自己影印的,加上东北师大特有的封面,连原书作者和出版社都不知道。上个学期简直是极致了,要么自己去买书,要么统一订影印的书。有本书《点集拓扑讲义》,定价15.8,学院影印的卖9块还是12块(记不太清了)。而定大四上学期的书的时候,应用数学系的有门课用的书,买正版14,学校影印卖12。有人还说:坚决不买正版!
对于音乐,上篇文章已经谈了一些,今天想提及两个网站的对比:国产的百度和外国的 Google 。这二者其他方面不说,因为能说的太多了,就说音乐吧。百度的 MP3 是有名的盗版音乐传播帮凶,但唱片公司也拿它没办法,因为它有免责声明啊:“×××情况,百度概不负责。×××情况,百度概不负责。”而 Google 则是全然不同的情景,或许很多人还不知道 Google 也有音乐服务: http://www.google.cn/music 。你可能发现在 Google 音乐中很多你想要的音乐都找不到,没错,因为那些音乐是不能免费听的,而 Google 音乐上有的音乐一定是合法的。另外要说的是卓音在线,在若干年前卓音在线是有音乐广场和露天影院的,简单地说这两个栏目就是非法发布音乐和电影的。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关闭了,却遭到师大学生炮轰,因为此前卓音在线的绝大多数访问量来自访问这两个栏目的用户。
使用盗版看起来是占了便宜,但大规模使用盗版对软件用户整体的利益的损害是巨大的。就像如果你坐车逃一次票,好像是占了便宜,但是所有人每次坐车都逃票,那么公交公司会因为亏损严重而被迫停止服务,导致的结果是谁都没车坐了。在软件业方面大家最熟悉的例子应该是国产单机 RPG 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多少人为之疯狂,但是盗版软件的猖獗让国产 RPG 的厂商无力负荷高额的开发费用,纷纷转向网络游戏的开发。如果认为外国软件公司的软件就在中国有盗版,所以基本不会影响开发,那么对中国用户而言也不是完全没有损害。照理说中国大陆的市场应该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微软在为中国投入方面的优先级是十分低的,比如说什么软件出个五种语言的 Beta 版,却不包含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中文。而 Microsoft Student 也没有中文版,因为微软知道可怜的正版销量远远无法收回数 GB 文本的翻译成本。而音乐方面,国人最传统的购买合法音乐的方式就是买 CD ,这就有一些不灵活的地方:如果只想听一张专辑的一两首歌,那么为了合法地获得,却必须付出整张专辑的费用。其实这一点在国外完全不是问题,因为外国不乏在线的音乐商店,而诸如 Windows Media Player 和 RealOne 的国外播放器也内置在线音乐商店的功能。 Amazon.com 专门有一类商品就是 MP3 下载。为什么这类在线音乐商店在中国很少见?因为中国人总是认为能实实在在拿到手里的东西才具有价值,这即是只有以 CD 作为介质储存的音乐才应当付费购买,而在线音乐这种几乎无需成本便可传播的东西也应当无需成本地获得,却忽视了制作成本和能带来的利益。
现在 Windows Vista SP2 Beta 版出来了,也有传言说明年1月即将出现 Windows 7 Beta 1 。微软没有减缓研发脚步, Office 14 和 Windows Mobile 7 现也有了些消息。虽然软件商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但是必须承认它们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的文明水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希望微软在中国继续坚持低价的策略,更希望中国人能真正端正面对知识产权的态度。
出国后的确深切体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