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考东北师范大学。跟深圳大学比,尽管东北师大的综合排名相对靠前,但对我个人发展而言绝对深圳大学更加有利,尽管我的目标应该是华工这类学校。
- 选择了本科读数学。当时的想法是本科读数学然后研究生转计算机,但是现在发现转系终归是件麻烦事,而且我数学学得一塌糊涂,学习数学对我也比计算机要痛苦很多。我在准备 GRE Sub CS 的时候就在想,如果这些内容就是我的专业课,那该多美妙啊!再者,软件公司和研究生院计算机系愿意要一个一流的计算机系的人还是一个三流的数学系的人?
- 选择了统计系。当年选择统计系的理由就是因为它是非师范的,而且我也一直没怀疑过这个正确性,直到前几天一个同学向我提起我才向了这个问题。他说我当初不应该选统计,仔细想想也是有道理的。统计比应用白多出15个学分,别人大四上学期就没什么课了,而我大四下学期却还要修4门专业课(当然这跟我挂过两次4学分的课有关啦
)。甚至应用数学我会用到的概率还要比统计大一些。
- 在大三数理统计挂了以后,大四毅然又选了一次。当时的想法是,这课已经学过一次了,而且后续课程也用到不少这个课的内容,所以这4学分相对比较好拿。为了选这个课我还放弃了另外两个3学分的课,因为上课时间有冲突。然而还是有事情没有料到。我们这学期只上半个学期的课,所以两门3学分的课的内容只相当于普通学期一门3学分的课,而且数理统计这门课内容相当多,与其4学分的身份不符。另外,这是门大三的课,而大三的老师对考试的要求一般比大四的要严格。总之我最后落到了又挂了一次的悲惨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