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理论还是工业更能反映人类的智慧?
- 纯理论: 6(22%)
- 工业技术: 21(77%)
投票总结:
人类的智慧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一种动物——至少在目前我们自己是这样认为的。类似蜜蜂能够筑成完美的六边形的巢穴的本领应当视为一种本能,而不是智慧。然而没人能本能地造出一辆汽车。另一方面,即使是像黑猩猩用树枝吃白蚁这样简单的动作也被人看成是值得赞叹的智慧的体现,其中的精髓在于对于工具的使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对工具的使用是衡量智慧的重要因素,而工业正是人类使用工具的更高层面的体现。从投票结果中可以看出“工业技术”选项处于明显的优势。
然而必须注意到这样一个投票有一定的不公平因素。工业技术的成果是任何人都可以察觉的——你一定感慨过你面前的计算机的精密构造,或者航天技术的神奇。然而,只有深入学理的人才能体会到蕴藏在理论背后的伟大。从总统到民工都可以感受到手机给他带来的方便,但是世界上只有极少数人能体会到 Hahn-Banach 定理的美丽。所以,选“工业技术”的人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理论是工业的基础,但是必须注意到两件事实:很多有用的理论在被创造出来的时候不知道有什么用;从理论到工业的过程经常是艰难的。理论的创立是人认知世界的过程,这里的“世界”不仅指看得见摸得着的自然现象,也包括纯粹在逻辑概念上体现出来的事实。而将理论应用到工业则是人改造世界的过程。二者的比较当然要分很多情况讨论,但我个人认为总的来讲后面这个过程往往是更加艰苦的,这种艰苦不仅仅是体力劳动,更蕴藏的是智慧的挖掘,而从投票结果看大多数人也认同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