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刚搬到新家,还没有开网,所以我就拿手机当路由暂时应急。这个方案之所以可行,是因为:
- 这个手机支持 3G ,速度可以接受。虽然以前没有让电脑通过 3G 上网,但是就手机上打开网页的体验来看,这个速度已经足以应付日常的网页和 IM 。
- 数据套餐包含 5GB 的 3G 流量和无限的 2G 流量,所以即使到后来没有 3G 流量了也能保证最后看到账单的时候不会杯具。把 5GB 平均到每天大概是 166MB ,况且我只是应付开网前的几天。不过我对于每天开网页和 IM 究竟能用多少流量还真没什么概念。
- 手机支持配置为 WIFI 路由。这不是什么新鲜的技术,我2005年的第一部手机——索爱 K506c ,就已经支持通过 USB 连接当电脑的调制解调器,而第二部索爱 K618i 支持蓝牙。
但是,这样做肯定比不上固定的有线网络+ WIFI 路由,因为:
- 稳定性。这将是最大的问题,因为我在用手机的时候就发现, 3G 网络并不是随时随地都有,有时就是只能用 2G 。
- 并发性能。如果你只下载一个大文件,那可能会获得不错的速度,但是开一个豆瓣的贴子页面可能就要产生一百多个 HTTP 请求,手机网络未必能很好地处理这么大量的请求。
- 手机耗电。 Android 手机本来就是有名地耗电,这回又要实时保持 3G 连接又要开着 WIFI 供别的设备连,如果不是一直充着电,肯定一会儿就没电了。
以上分析是我在实践之前的想法。到现在这么上了5天网,整体感觉是:好用的时候感觉跟有线网络差不多了,不好用的时候聊胜于无。在实测中的结论是:
- 下载速度令人满意。最快的时候能稳定在 120KB/s 以上,峰值能达到 150KB/s 以上。开网页的速度跟用有线网络感觉不出太大差别,而且令我意外的是丝毫感觉不出来由于大量并发请求导致的延时。看在线视频基本能办到不需要等缓冲。
- 连接的稳定性一般。意思就是,在持续的通讯建立起来以后,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并不是很强。比如,在玩魔兽世界的时候,延时一般就是两种状态之一:小于 300ms 或者大于 1000ms 。这说明传输的数据时断时续。
- 流量的消耗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只是上上普通的网页,挂几个 IM ,一晚上也就用个二三十 MB 。看一个小时的在线视频再下一点软件或者软件更新才能达到100多 MB 。如果照这个使用率的话,一个月也用不到 5GB 。
- 手机耗电量巨大。在连着充电器的情况下,手机的电池电量大体上是收支平衡:如果此时还开着屏幕干别的事情,那还会掉电;如果关着屏幕不管,那电量会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增加。
- 可用性不佳。这是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时常会出现这种情况: 3G 网络不可用,只能用 2G 上网,或者更多的时候是虽然 3G 显示可用,但是速度奇慢,不超过 GPRS ,一个简单的网页都很难打开,而且直接在手机上上网也是这样。这种情况一出现经常几个小时也不好,这段时间基本相当于不能上网。除了等待我没发现更好的方法。这个问题使得将手机作为路由上网不能成为长久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