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August 2006
[转载]太阳系只剩八颗行星

新浪科技讯 今天(2006年8月24日)晚上9点20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5号决议,部分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放弃将冥王星之外的太阳系八大行星称为“经典行星”的说法,从而确认太阳系只有8颗行星,冥王星被降级为入“矮行星”。此前盛传的第一种方案中提出了太阳系另外增加3颗二级行星的计划流产。
数十年来,科学家普遍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但随着一颗比冥王星更大、更远的天体的发现,使得冥王星大行星地位的争论愈演愈烈。一是由于其发现的过程是基于一个错误的理论;二是由于当初将其质量估算错了,误将其纳入到了大行星的行列。因此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是否要给冥王星“正名”成为了大会的焦点,为此,天文学家给出了各种方案。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
冥王星是目前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其轨道最扁。冥王星的质量远比其他行星小,甚至在卫星世界中它也只能排在第七、第八位左右。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很低,因而它上面绝大多数物质只能是固态或液态。
行星定义委员会最初提出的方案,在确定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为经典行星之外,将冥王星降格为二级行星,同时增加谷神星、卡戎星和2003UB313为二级行星。(雷永青)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24日消息,据美联社报道,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今天(2006年8月24日)宣布,冥王星将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从而太阳系行星的数量将由九颗减为八颗。
经过长达一周的争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投票表决做出最终决定,取消冥王星的行星资格。事实上,位居太阳系九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自发现之日起地位就备受争议。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的新定义,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而冥王星椭圆形的轨道同海王星轨道交迭,显然不符合这一定义。
投票表决之后,大多数天文学家对这一结果表示欢迎。主持此次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的天文学家乔瑟琳·贝尔·博内尔(Jocelyn Bell Burnell)表示,也许会有一些人因冥王星被“降级”而感到失望,但他们也应当看到好的方面。她说:“我们为行星创建了统一的标准,而那些不符合标准的‘矮行星’则退出了这一行列。”贝尔-博内尔来自于北爱尔兰,是一位中子星领域的专家。
数十年来,天文学家普遍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但随着一颗比冥王星更大、更远的天体的发现,有关冥王星行星地位的争论愈演愈烈。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公布的最新行星定义,冥王星最终退出了行星的行列,从而太阳系只剩下八颗“经典”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的发现日期都早于1900年。
冥王星和一些类似的星体将被重新归类为“矮行星”,类似于此前的称谓“小行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还定义了第三类围绕太阳运转的小星体,名称为“太阳系小天体”(small solar system bodies),主要包括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和其它自然形成的卫星。目前还不清楚冥王星被“降级”是否会影响美国宇航局冥王星探测器“新地平线”的任务,该探测器今年初成功发射,预计将最早于2015年中期到达冥王星。
来自75个国家的2500名天文学家参加了本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在此之前,由天文学家提议重新确认冥王星的行星地位,并将它的最大卫星“卡戎”和另外两个天体加入行星行列。这一提议引发了天文学家的激烈争论,但最终并未获得广泛的支持。目前,小行星谷神星和最近发现的编号为“2003 UB313”、昵称“齐娜”的天体均被划为“矮行星”一类,而“卡戎”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
“2003 UB313”的发现者迈克尔·布朗(Michael Brown)对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决议表示欢迎,他一向认为冥王星和类似天体不具有行星资格。他说:“UB313是最大的矮行星,这非常酷。”(奥托)
IAU大会24日早上向与会代表散发的关于行星的决议最终稿(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崔辰州博士/供图)
新浪科技讯 据参加第26届IAU大会的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崔辰州博士透露,今天(2006年8月24日)早上,IAU大会给与会的天文学家提供关于太阳系行星定义的决议最终稿,并将在当地时间下午14:00点(北京时间晚上20:00)举行的在IAU大会第二阶段全体会议上进行表决。
据悉,这份决议太阳系行星定义的决议最终稿包含4个部分即5A号决议,5B号决议,以及6A号决议,6B号决议。对决议5A和决议5B的投票将分开来依次进行。同样,对于决议6A和
6B的投票也将分开进行。决议5A是IAU关于“行星”和相关名词的主要定义。决议5B对由水星到海王星这8颗行星组成的集体称呼前面加上了“classical”。决议6A以冥王星为原型为IAU创建了一个新的天体类别。决议6B为这类天体引入了“plutonian objects”这个称呼。
以下是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崔辰州博士翻译的太阳系行星定义的决议最终稿中文版:
IAU决议:太阳系内一颗行星的定义
当代的观测正在改变着我们对行星系统的认识,我们对天体的命名反映我们目前的认识是很重要的。这一点特别适用于行星这个名词。名词“行星”源自描画“漫游者”,那时只知道它们是天空中移动的光点。近来的发现导致我们需要利用现有的科学信息创建一个新的定义。
决议5A
IAU决定我们太阳系内的行星和其他天体按照下列方式划分为3个明确的类别:
(1)一颗行星1是一个天体,它满足(a)围绕太阳运转,(b)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近于圆球)形状,同时(c)所在轨道范围的邻里关系清楚。
(2)一颗矮行星是一个天体,它满足(a)围绕太阳运转,(b)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近于圆球)形状2 ,(c)所在轨道范围的邻里关系不清楚,同时(d)不是一颗卫星。
(3)其他围绕太阳运转的天体3 统称为“太阳系小天体”。
决议5B
在决议5A第一节和脚注1的“行星”前面插入“经典”。即:
(1)一颗经典行星4是一个天体……
IAU决议:冥王星
决议6A
IAU进一步决定:
按照上面的定义冥王星是一颗矮行星,并作为海外天体中一个新类别的原型。
决议6B
下面的语句加入到决议6A中:
这类天体称为“plutonian objects”。
-------------------------------
1 八颗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2 IAU将启动相应程序来界定天体属于矮行星还是其他类别。
3 目前这些包括大多数的太阳系小行星,大多数的海外天体(TNOs),彗星,和其他小天体。
4 八颗经典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美国天文学家谈论太阳系扩大为12行星论
新浪科技讯 今天晚上9点20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5号决议,部分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而将其列入“矮行星”,从而确认太阳系只有8颗行星。此前盛传的第一种方案中提出了太阳系另外增加3颗二级行星的计划流产。图为美国天文学家谈论太阳系扩大为12行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