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September 2006
卓音纳新
如何使用K506c及内核与之类似的手机发短信到任意号码而不使用其方向键
按1或左软键
按1或左软键
- 收件箱的最上面一条短信的发件人。方法:
进入收件箱
按左软键
按左软键
按左软键 - 向通讯录中的一部分人发短信,这部分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 是通讯录中的第一个——这种情况则:
在通讯录中创建短信 "A" - 首字符是英文或数字,而且它排在首字符与它相同的所有联系人中的第一位,对于中文情况,除非排序最后的符号(该符号是什么我还不知道,暂且认为它是分段符)是某个联系人的首字符,否则就认为首字符是中文而且排在最前面的那个联系人的首字符是分段符。该符号可以通过按三次井号打出来。这种情况则:
在通讯录中创建短信 那个联系人的首字母 - 要发送的号码刚好是排在第一位的组群中的全部号码。这种情况则:
新建短信息
编辑短信
按左软键
按左软键
按右软键
按“组群”所对应的数字键(可能是1或2,如果是1则按左软键也可以)
按左软键
按左软键
对于那些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号码,可以这样创建短信:
在待机状态输入那个号码
按左软键 ‘呼叫联系人
1秒之内按右软键 ‘在接通之前取消呼叫
按左软键 ‘打开通话记录
按右软键
按2
按左软键或1
在编辑短信的时候,如果是中文则最好使用笔画输入法,这样一般不需要翻页就能选字,长按数字键就是选择那个字;如果是英文最好不要用T9输入法,那样能精确输入所需单词。
前面我说的在通话记录中创建短信的方法,是我在写这篇日志的时候才想到的,之前想到一个比较复杂的方法,虽然复杂,但我觉得我能想到是相当了不起的,所以还是说一下。
就是:
在待机状态输入那个号码
按右软键
按2
按左软键
输入一个姓名确保其排在通讯录的最前面,或者按"A"以便将第一个联系人的号码替换掉
If 屏幕.左软键.标题="是" Then
按左软键
End If
按左软键或返回键
按返回键
新建短信息
编辑短信
按左软键
按左软键
按左软键
按左软键
长春的服务员
昨天真是太郁闷了,把手机拿去我们学校的一个修手机的地方去修,结果越修越坏,还浪费了我超多时间,那个人的服务态度还超级恶劣。不赶快修我的手机,还在那里聊QQ。有个女的问他,是不想我了吧。他又去跟另外一个女的说想她了。听那人的口音是山西的,我跟他说手机的那些地方肯定没有坏——这是显然的,只要是具有三岁小孩纸上的人都能推理出来。他居然跟我说:是你在修手机还是我在修?我在这里修手机,你在旁边嘀嘀咕咕。
北方的服务人员都是这种德行,比如说麦当劳,在长春开麦当劳简直丢死麦当劳的脸了。不仅做的食物很难吃,而且服务态度也相当地差。他们讲着一口十分难听、没有任何美感的东北方言。服务员在工作的时候会聊天,比如说聊最近播出的韩剧,即使是在很忙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九点多,那时人很少,有一个人来了要一对鸡翼,服务员说鸡翼没有了。实际情况就是当时已经没有做好的鸡翼了,而他们又懒得再做了。我就跟服务员说,没有那就再去做嘛。服务员也含糊不清地说了些什么,最后还是不愿意做。有的时候一去到那里,服务员就向你推荐什么套餐。这估计是全国都是这样的。但是当顾客明显已经表示出不愿意要那个套餐的时候,服务员还不停地向你推荐,而后面还有很多顾客在等。他们的用语也很不规范,比如你要麦香鱼,她会朝后面喊一句“一条鱼”。有一次一个顾客被告知餐齐了之后,问×××在哪。服务员翻了一下那人餐盘里的食物然后说:“不是在这儿吗”。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服务员到一个正在用餐的顾客身后,抓住她的双肩狂摇。估计他们是认识的,但其他顾客看到了会怎么想。清洁工在清理垃圾桶的时候也完全不会考虑到不到半米远的地方正在有人用餐。上个学期我两次见到有人吃汉堡吃出头发。说不定我都吃进了多少头发但没发现呢。长春麦当劳的麦辣鸡腿汉堡那是相当的难吃,那鸡肉做得非常干,而且辣的程度还很不稳定。鸡翅也是一样的情况。派就更不用说了,苹果派一尝就会觉得那苹果很不新鲜。薯条的盐也撒得很不均匀,而且一般都不太热。暑假回深圳之后,第一餐麦当劳要了一个板烧鸡腿汉堡、一包小薯、一个派和一杯可乐,除了可乐之外其他都能明显感觉到比长春的好吃。有一段时间麦乐鸡有两种酱,有一次我买了一盒之后想两种酱都要,那服务员就死活不肯给我两个。纸巾也是,默认情况下就给一两张,跟她说再拿几张,她又拿一两张,直到最后你自己都不好意思要了。巨无霸的酱和蔬菜十分不均匀,有时超多有时超少。今年年初的时候有几款红豆产品,而它们停产好几个月之后,广告牌还在比较显眼的墙边靠着。要找洗手间简直要走迷宫,先要下楼,找到某个口之后还要上去,转来转去最后终于找到了。已经到四月了墙上还贴着恭贺新年之类的纸,而且那纸上还有很多诸如“师大女生13xxxxxxxxx”之类的字。有一次见到一个不会说汉语的老外去买东西,结果那服务员也是滥竽充数的,居然也不会说英语,挨个指着菜单上的图片问老外:“这个?这个?……”在大多数情况下买东西不会一次性配齐餐,不是叫你等就是让你先拿走,而拿走的时候极少有服务员还好到把食物送过去的情况。有几个服务员对我印象比较深刻,因为我上个学期用的是在深圳买的学生卡,那张学生卡因为有早餐所以版式跟长春卖的不一样,但在长春也是适用的。不过下面的说明写的是适用于除××、××、××、××、××、××、××、××、××、××、××、××、××、××、××外的中国大陆麦当劳餐厅。就因为这个我被污辱过好几次,往往是我拿卡给她之后,她看一下发现跟长春的不一样,就说:“你这是在哪办的卡?”(原话就是这样,没有称呼、“请问”之类的话)再简单扫一下,发现那些省份里没有吉林,就说“你这卡不能在这儿用。”如果她前面甚至还会加上“对不起”,那我真会过分感激了。然后我就得向她说明,是除这些地区外的其他地区。有些比较激情的服务员还会那个卡到处向其他服务员炫耀,说,你看这是深圳的卡。别人在忙不看还不行,硬让人家看了才行。
长春的必胜客去过一次,那服务员能比麦当劳强点,但毕竟是在长春,所以多少也会受到一些影响。当多个人一起召唤同一个服务员时,那个服务员会去离他最近的那个桌子,而不是最先叫他的那个。
前几天跟一个老乡去工商银行,她想把一个存折里的钱全取出来之后把账号注销。她先让服务员把钱取出来,取出来之后跟他说要注销账号,他说:“那你不早说。”
吉林移动营业厅咨询台的那个人你要想从她那里得到什么你想要的信息,必须以超级尊敬的态度问她,然后她可能会以十分简短又冷淡的语言答复你(当然也说不出什么比东北话好听的方言来)。
我们学校的服务员就更不用说了。在学校的超市,你要是想买洗发水、沐浴露、洗面奶、洗衣粉、香皂、护肤霜这类东西,一定要先想好买哪种,到那个货架以飞快的速度拿了就跑,要是不幸被服务员粘上你就惨了,她会不停在你旁边说某种牌子没听过的同类产品有多好,而且质问你为什么不买那种。
饭堂的服务员我就不想说了。
在东北,服务员的地位是高于顾客的。
在图书馆
校庆与院庆
这两天是我们学校六十周年校庆以及我们学院五十八周年院庆。不管怎么说,我们学院曾经辉煌过,还出了一堆非常NB的人。今天早上六点二时就被迫要起床,还得穿着西装和皮鞋,去综合楼准备会场。在那里要开一个关于院庆的会,很多老校友都会参加。
老校友们对这块地方的感情是相当深的。这也是能够理解的,我半年没回高级再回去都有些感触呢。而他们之中我知道的最早的有51届的,就是现在有七十多岁了。有些是从外地专门坐飞机赶回来的。
现在的综合楼在N年前就是数学系的楼,但是教室里面的样子已经毫无当年的痕迹了。老人们见面都仿佛仍然是学生一样,能看出来他们是由衷地高兴——这把年纪也没必要再虚伪了。有些老校友在找他们以前上课的教室。
我就是负责大会期间放音乐、幻灯片、调麦克的,所以——不知道是有幸还是不幸——能够参加这次院庆。一开始整个教室坐得满满的,但是院长讲完话之后,那场面就像散会了似的,超过一半的人都出去了。接下来就十分没有庄重的感觉了,谁讲话也不站在讲台正中间了,只是用手拿着麦克站在旁边讲。
有个校友讲完话(内容没注意听),然后另一个校友就非常激动地跟前一个校友讨论,就是说,现在中学课本中把那些对数函数表之类的表取消了,而讲怎么用计算器算,那要是有人买不起计算器怎么办。
中午结束的时候,有个看起来六七十岁的校友跟我说他偷拍我了(原话必然不是这样,反正意思是这个),我问他为什么,“好看”。
午餐学校请我们这些工作人员吃。而且是跟那些校友一起在东师会馆。这是我第一次进这个地方。可惜这个鬼地方是自助餐,这就意味着落后就要挨饿。只有像其他动物那样,为了争夺食物而拼命,才能填饱肚子。而我们毕竟是人,所以还得让那些老校友先吃。我们学生有幸弄到一个包房,但那个房间里只有十多个凳子,而我们加埋导员一共有近三十人。像我这种没地位的后勤人员只能轮到站着门边上端着盘子吃了。而且据说这餐饭是按30元的标准来算的。
对了,明天校庆中午还有免费的午餐呢。但是我对此不报任何希望。
下午,有一个中国科学院院士兼法国科学院院士兼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来讲座,我又要悲惨地当调音响的后勤。讲座是关于偏微分方程的,而我才只上过一节常微分方程的课,所以已经简直纯乎要睡着了。
今晚静湖那里猜灯谜,把这堆高材生耍得团团转。站在那里,从身旁经过的人都在抱怨,不是骂灯谜太难就是骂自己智商低。有个老乡问我“再见再见”打一广东地名,我找出广东所有市的名称也没找到能够符合答案的。
今天从早上六点二十起床之后就穿着西装,直到晚上八点多才脱下来,给我难受够呛。我不知道为什么西服这种东西能够流行起来。穿上了西服谁都一样了,穿着西服是抑制人的本性的,让人没有活力,加速人的心灵的老化。有人说男生穿上西服会很帅——就算真的如此,我是去院庆又不是去征婚。《困兽之斗》的MV中周把身上穿的西服扯开然后扔掉。而我,就是一个标准的高中生,你可以强迫我穿上西服,但我就算穿着西服,也要跨着书包、听着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