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租的公寓是芝加哥黑人区的廉价公寓,但是阳台外面有一大片非常难得的景色。每天站在阳台上,无论朝哪个方向看,都感觉赏心悦目。
刚来美国第一年的时候,我住在这个小区另外一幢楼的二楼。那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有三个人住,对我来说唯一能看见外面世界的地方就是我的房间的窗子。那房子没有阳台,而且即使是有阳台,二楼的视野也不会有多远。这里不是治安很好的地方,有时走在离窗比较近的地方都担心会不会楼下有人开枪射进来。窗子正对着显示器,百叶窗调整起来又很不灵活,所以常年处于盖得最紧的状态。这让我的心情很难舒畅,整天都感觉很沉闷。
第二年的时候,我就搬到了现在住的地方。住在客厅里面虽然有很多弊端,但是最显著的好处就是有一个独占的阳台。这个小区有四幢楼,但是只有在这幢楼的这个方向的角落的阳台上才能同时看到密西根湖、 downtown 和西边的内陆地区。而且我住在12楼,视野足够开阔。这样的风景非常难得。
站在这个阳台上,朝西看是学校的方向,但是一般很难分辨出学校的建筑,不过得益于这个方向的房子一般比较矮,所以能看到很远的地方。这个方向是泛芝加哥的内陆地区。
相比在国内的大城市,高楼少的好处是能看到日落。
一年四季日落的地方也不一样。上面那张是冬天的时候,而下面这张则是在春末。
傍晚的时候,整座城市都沉浸在灯火织成的网中。
深夜。西边的方向就是宁静的灯火。
而北边则能看到5公里外的 downtown ,包括号称全美最高的 Sears Tower 。
云低的时候,这群高楼就被笼罩在了云层中。
芝加哥从不缺乏色彩。
云青青兮欲雨。
芝加哥的雨不多,我两年来一直没有买伞但也这么过来了。但难免还是会被淋到。有时老外看见我就会问我怎么不打伞,我只能说:我没有伞,我的家乡在热带,这样的雨在那里再平常不过了。
我很喜欢雨天。尤其是当窗外电闪雷鸣而我还能安全地呆在屋里。
东北方向一望无际的密西根湖是最令人心旷神怡的。
湖景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湖水会分成深浅不一的多个层次,而有时会与天融为一体。
楼下有一片草地,夏天的时候翠绿得很扎眼。这片草地我从没见有人在上面走过,除了隔一段时间就来维护的除草工。
若是下雪,则是另一番景色。
虽然积雪不多,但是银装素裹还是成了这座城的主题。
整个 downtown 被淹没在飘雪中。
消失的还有密西根湖。
而在晚上的路灯照射下,积雪的反光让人感到暖意。
芝加哥常年大风,但非常偶尔地也会起雾。我喜欢湿润的天气,还有浓雾缭绕的感觉。
楼下不远处有个公车站。这个车站只有一路公车会在此停靠。有时我会想,上车的人是要去哪,而下车的人又是从哪来?
楼下的人行道上人不多。经过的人大多是这里的居民。
还有暂时停下等人的车。
北边的码头隔三差五就会放烟花,虽然在6公里之外,但还是可以看得很清楚。更近的则是西南方的芝加哥白袜棒球队主场,有时有比赛时也会有烟花,但是没那么常见。
芝加哥有两个机场,所以任何时候抬起头几乎都会看到飞机,以及划过天空的一条白线。而沿着湖边的是一条火车道,偶尔能看到一辆不长的火车缓慢驶过。都是旅途中的人们。与其说我想要到达什么地方,不如说我喜欢期待启程的感觉。
夜晚的星空也能让我注视很久。芝加哥的星星不多,不过跟深圳比是多多了,而且深圳很难找到视野这么开阔的地方。大概是三年前,我曾经做过一个梦,梦到在野外,我躺在空旷的地上,深更半夜但是一点也不冷,望着满天的繁星。这种感觉是如此地温馨,以至于我一直梦想有机会让它变成现实。
这个小区里面,并不是每一个拥有阳台的人都能把阳台利用起来。有些住户的阳台们从来不开,有的甚至给封起来了。我不禁为他们感到可惜。
住在这个廉价的公寓里,诚然有各种不满足。但与其抱怨缺少什么,不如想想拥有什么,就会觉得我已经是幸运的了。
我不会再在这个公寓住很久。可能一个月,也可能三个月,但不会再比这久了。我还不知道会去哪里,但基本可以肯定的是,不会再有这样的风景了。
最后,再补两张阳台本身的写真:
以及白天风景的全景合成图: http://photosynth.net/view.aspx?cid=fd25a2bc-622d-4f4b-bf66-e4c335fe3291 (或其等效的短域名: http://goo.gl/EMt4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