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June 2007

[引用]蒸笼一样的世界

以下内容引用自 http://assamtea.spaces.live.com/blog/cns!14C154D7CE7EDB3E!865.entry 。

蒸笼一样的世界

  西方经济学原理的题意外的很简单。提前交卷出来到工作室。原计划写论文的。在看了MG的日志后强烈共鸣,就很有扯几句的冲动。于是就安慰自己,今晚没有写论文的灵感,于是就打开自己的博客,于是就开始写这篇日志了……我果然是自制能力很差的人……
 
  最近很热。
  连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都受不了的热。原因在于这里热,但是这里的人不怕热,所以这里根本不存在任何避暑设备和避暑措施。空调是不用幻想了,连风扇都只能是奢望。教室没有风扇,寝室也没有。当然,如果你受不了蒸笼般的闷热,可以自备,只是最好买装电池的那种迷你扇。寝室最多傍晚5点之晚上11点供电,使用有源电扇是很不明智的选择。
  至于其他纳凉设备,最推荐的就是小喷壶!最近我一直在用这个。睡前灌满水,再在床头放一瓶饮用水,就可以放心的睡大觉了。现在这种情况下,半夜被热醒是必然的。所以,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不是避免半夜会被热醒,而是被热醒后应该怎样再度入睡。这里推荐一个很方便的办法,个人觉得值得大面积推广。醒后必然会觉得口干舌燥,所以先喝一些水,然后躺下,拿喷壶往空中猛喷水,当水珠落在身上的时候就会顿感无比凉爽,若是再拿把扇子呼扇几下,啊~~世界真是太美好了~然后就必须趁着这股凉劲赶紧睡觉。若是来不及,请继续重复以上步骤。
  不过这个方法仅适用于晚上,午睡的闷热问题是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的。午睡时可以明显感觉到你的床单在吸收你的汗水,身体里的水分在一点点的流失。不过这样也好,可以避免我这样的懒虫睡太久。
 
  最近经常停水。
  可能是东北地区雨季未到,河流水量不够的原因,寝室经常停水。所以经常出现即使很热也洗不了澡的情况……想象一下全身汗粘粘的睡觉……人生啊……偶尔很残酷。不过多停几次水后,就有经验了。趁有水的时候接几桶水在水房摆着,晚上洗漱就不用担心了。因此女生水房总是可以看到很壮观的水桶队伍。
  就因为这个,我们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洗澡的好方法。这是不是叫做无心插柳柳成荫呢?……
  午睡前接一桶水摆在水房窗台下接受阳光暴晒,午睡后起来,那桶水的温度正好可以洗澡。东北地区的紫外线辐射果然很厉害。太阳能资源不用真是浪费了。怪不得学校宿舍用的都是太阳能的加热器。
 
  说到紫外线。
  这里的紫外线实在太强了。这里的冬天很长,直到5月底才开始穿短袖。当时还很得意的跟靖子说,今年在厚衣服里裹了大半年,白了不少,回去跟她炫耀一下。现在可好,只是晒了一个月而已,跟在福州晒了一夏天差不多。手臂和腿上已经黑白分明了。值得注意的是,福州的夏天几乎是半年呐!
  北方同学的防暑防晒意识似乎都不太强,即使这里的紫外线比南方的还厉害。周围抹防晒霜的女生不多,只有在室外上体育课了,才会擦一些。不过,对于防晒霜的实际效果,我自己也抱怀疑态度。那些东西真的能防止晒伤晒黑么?怎么觉得该黑的一样得黑,该脱皮的一样还是会被晒脱皮呢?
 
 
  昨天写一半的日志今天来补完整,不过没什么灵感了,写不出东西了,暂且就这样吧……
  感觉前言不搭后语,零乱的很,所以:
  版权所有。禁止转载!
 

极热世界

很久以来最高气温没有下过三十度了,也很久没有下雨了。东北能热成这样,这让很多人感到意外。无法想象正在经历如此酷暑的地方还有严寒的时候。
山药曾经说过:“南方人不善于避寒,而北方人不善于避暑。”所以冬天在北方不怕冷的都是南方人,当南方人只穿秋裤的时候,北方人早已套上了棉裤。我的两个我们学院大四的老乡,一个四年没买羽绒服,另一个第四年的时候买了一件。
宿舍、课室、饭堂,没有一个地方有空调——这是奢望,甚至没有一个地方有风扇。在宿舍想自己插风扇都不行,夏天只在18点多到23点供电。我们宿舍楼每个宿舍的窗子也很小——目测不会超过 0.4m^2 。
前一阵被一个深大的人刺激了,她说因为深大宿舍条件不太好,所以住宿费从1500调到700元每年。“没有空调只有风扇,不过还好有独立的洗手间和电梯。”这意味着有阳台是必须的,而且他们是一间宿舍四个人,每人都有一个桌子用于放电脑(当归曾经说:“我们班有三个人没有电脑,但有两个人有两台电脑。”)。我说,我们没有阳台,风扇也不可用,还六个人一个宿舍,只有一张破烂的桌子,蟑螂当街过,用水高峰时段有时甚至只有一楼有水,也是每年700啊!

热点不要紧,干热就比较要紧了。南方初夏的时候会有几天尤其湿润,相对湿度在 95% 或以上,甚至有 100% 的时候,其余大多数时候空气也都是相当湿润的。但在东北一年四季从来没有湿润的时候。只要稍微运动一下,呼吸频率高点,就能明显感觉到呼吸道不适。皮肤和嘴唇也会开裂——一个多月前我的嘴唇还干到流血。
有一次睡午觉前洗了两件衣服,然后躺了一个小时,然后去冲凉,回来的时候,一摸,很好,那衣服可以穿了。

东北的紫外线尤其强烈,在日光下面尤其不舒服。东北的阳光能使人患皮肤癌。你能明显感觉到在太阳下面有种被烤的感觉。地上的积水上面会看到淡淡的烟,就像水要烧开了的那样。让我想到了在沙漠里埋一个鸡蛋过一阵就会熟。
上上周四我们去看长春市大学生运动会。前一天通知要去的时候,我神奇地没有对此表示强烈的反感。
前一天晚上收到同学这样一条短信:
明天晴14~30’C西北风小于三级。开放式场所早晚易晒,人多注意避暑防盗;座椅破旧肮脏,自备坐垫隔凉防潮;天热食物易变质,自带午餐保障卫生;领导讲话冗长乏味,报刊杂志可供消遣;场内气氛沉闷无聊,棋牌电玩有助联络感情。顺祝晚安,此条免费。
早上五点就起床,五点半就要集合。早餐自备,因此前一天傍晚我们学校的超市持续爆满。大二还要去凑人数,实在很不爽,不过想想大三都得去,文学院的大四还要去,心里顿时平衡很多。有二十多个学校参赛,体育馆就在我们学校旁边,走去就可以。去的时候有排队,还有人专门在路口拦住车让学生先过。我知道会很晒,所以早上特地擦了防晒霜。早上起来的时候甚至有点冷,这天最低气温14度。上午的时候太阳在我们后面,我们坐的地方有棚挡住,所以完全不热。但因为起得太早所以十分困,而你也无法想象怎么在这个地方睡觉。
运动会没有任何特殊之处。中午的时候,太阳慢慢转移到我们前方,开始感觉到热了,我们也暴露在日光之下。
我们学校给每个人发了一把伞作道具。上午的时候下面还有人指挥要打伞(作用类似翻板),还有不少人偷懒不打。一到中午全部人都很自觉地把伞打开。不过这时下面指挥的那个人开始号召把伞收起来了。
中午每个人发了五个皮很硬、馅也有点变质的包子。明显是南苑四毛钱一个的那种,我上铺饿得不行居然吃了9个。
下午两点多的时候传言四点以后不准去厕所,所以很多人就这时候去,顺便凉快一下。我先买了一个雪糕,看到工作室的人,就过去聊天,过一会吃完了还想吃,就又买了一个,买完之后看到我们辅导员正在我两米之外,背对着我让几个我们系的人快点回去。我吓得拔腿就跑,又回到刚刚聊天的地方。过一阵我们导员还是找过来了,跟我说:“再凉快一阵就快点回去吧。”我说行,他欲走,看我没反应,就跟我说:“哎你这人到挺实在啊,叫你多凉快一会儿就多凉快一会儿,快点回去!”于是我只好无奈地再次走向阳光。
我们发的伞套被烤化了。我带去的一本书也因为装订处的胶有点化而掉了前面两张彩页。
我们学校最后得了第一。宣布的时候我们学校彻底风光了一把,几个人每人举着一个学院的旗子穿着旱冰鞋绕着田径场跑。我们学校的观众席后面还放礼花。
散场的时候,所有人一哄而散,当然也就没什么秩序可言。红灯不得不闯,因为没有人不闯红灯,于是也就没有车不闯红灯。
 
 
 
到我们学校的时候,在文学院那里一堆人翻栅栏进去。
回学校以后,去吉大冲凉,去到的时候看见一堆女生在外面排队等,男生那边还很空。出来的时候男生也爆满了。暗自窃喜。
还是晒黑很多,能看出来。晚上涂了晒后修复的东西。有人晒得一直感冒到现在。

上个星期第一次试了在水房用冷水洗澡,以后就经常洗了。记得大一刚来的时候,看到有人一丝不挂在水房洗澡,觉得很不能接受,后来也就慢慢习惯了。有些文学院东北的男生还经常全裸在走廊里乱跑,据说如果他们撞到阿姨还会很热情地打招呼,阿姨也会很善意地告诉他们如果上面没热水可以到一楼洗。
因为用冷水洗澡的人过分多了,所以十一点多的时候只有一楼有水,而且还过分小,过分多人。不想跟他们挤,有两次我和同学在二楼等了半个多钟。
跑题了。洗冷水澡还是相当舒服的,尽管我一直处于感冒状态,但不用冷水冲下就睡不着。昨晚胃痛,本来想就那样睡的,结果还是忍不住往身上浇了点冷水。
大前天晚上半夜被热醒,去浇了点水回来睡,还热得受不了,就又去浇了一遍,然后把门打开。
前天晚上又被热醒,重复以上过程。
昨晚没被热醒,凌晨醒的时候神奇地发现空气居然不那么闷,结果发现门已经被人打开了。
我们宿舍一个人说:谁半夜被热醒就把门打开吧,不过一定要小点声,因为一旦醒了就很难睡着了。

很多人不禁发出这种感慨:好想赶快回南方去避暑啊!

还是画零了

本学期除体育外的第一门考试——灾害地理学,现在正在进行中,我在不到十分钟的时候画零出来了。这门课闭卷考试,没有指定的课本,整学期没有抄笔记,考试前又没有看资料,所以挂基本是确定了的。
发下卷子以后,看前几道选择题没有一道会做,但起码还可以猜;后面的填空就没那么容易猜了,所以没写几个;最后几道大题一个字都没写。
于是我在登分处“总分”那一栏画了一个0,再在旁边签了名。
放弃~!
考试的时候,监考老师拿着名单让每个考生签名。签到我的时候,我问他:“现在可不可以交卷?”他不知道是不是没听清,又问我说什么。如果讲话内容出乎意料,听者是可能会再问一遍的。我又跟他说:“交卷?”他问我:“做完了?”看看我的卷子,后面是空白。又一再问我:“不答了吗?”我点头。他似乎比我还觉得可惜。还是叫我把卷子交到前面的另一位监考老师那里了。
选修课挂了与没选没什么区别,既不影响学分绩点也不影响评奖评优。
但这样整张卷子一题都不会,画了零,上了一个学期(尽管我也没去过几次),跟从未选过这样一门课一样,还是会有些失落。

太好了

终于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太顺利,出乎意料。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期待暑假啦~
今天又看到一些事,让我越发想逃离这里。

夏天的夜晚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无)

提到长春,首先让我联想到的是漫天漂浮的固体灰尘颗粒,大风一吹让人睁不开眼睛,接着让我想到的是野蛮的司机们开着车四处横行,一片混沌的交通秩序。
我们宿舍这几天大兴土木,把墙围子砸掉,贴上一米多高的瓷砖。搞得整个宿舍楼一片狼藉,走廊里面堆满了水泥、沙子、瓷砖和凿掉的墙,洗漱间水池里堆满了浸着水的瓷砖。
 
宿舍门口
 
宿舍里面什么东西上都落上厚厚一层灰(让我想到了……“宿舍落灰,跟我的思念厚厚一叠……”)。一天的时间,书架上、床单上、凳子上全都落满了灰,电钻、锤子的声音也搞得我们睡不着。一关门,一团灰飞起来。
 
 
这是宿舍里面
 
凳子。之所以有两块地方免受其害,是因为之前我放了两件衣服上去
 

长春到处都很多尘。开一天窗,窗台上落的尘相当于我在家开窗一周落的尘,而且我家还是靠着公路的。春天还会有几次扬沙,走在外面一张嘴就会遭殃。这鬼地方四季都是大风,三舍A前面那块地方风一吹能看见一堆灰盘旋着转圈,深吸一口气就饱了。
马路上车一过,后面尘土紧随。长春的司机尤其野蛮,人民大街与自由大路的路口处,人民大街由南向北方向的右转红灯我见过的没有一次没有车闯,而自由大路由西向东方向右转的车辆转弯的时候那速度跟深南大道上直行车辆差不多(这个右转是在从南侧穿过人民大街的行人过街指示灯绿灯的时候允许的)。
文昌路(我们学校与吉林大学南岭校区之间的宽五米左右的马路)上经常有那种往死飚的摩托和的士经过,这就不说了。在校园里面有那种飚到时速140km的车,在我们从宿舍到课室必经的小路上鸣着笛呼啸而过。回头一看,车牌号码一般都出奇地好。装老师的校车在校内开起来也从来不管行人,大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见到校车都会避而远之。

校园飞车 女生被轧轮下(图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6日01:31 城市晚报


给校内咖啡厅送货校园飞车 女生被轧轮下(组图)

2007年06月06日09:27
来源:东北新闻网

  她们在东北师大图书馆前被撞,肇事卡车是给校内咖啡厅送货的,驾驶者没有执照,两名伤者无生命危险

  时间:6月5日9时30分

  地点: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门前

  ■记者 薛傲冬/报道

  本报讯6月5日9时30分许,东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两名大一女学生准备进入图书馆时,一辆轻型卡车突然冲向两名女学生,两名女学生来不及躲闪被卡车撞倒。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东北师范大学,记者看到发生车祸的地点位于学校内的图书馆门前,此时,图书馆左侧的上坡路中央斜停着一辆白色的轻型卡车,卡车的前部撞在了路旁的石阶上。据了解,受伤的两名女学生是英语专业的大一学生,“当时卡车沿着坡路要开到图书馆的门前,车速挺快的,两个同学当时就被撞倒了。”一名学生说,当时有一名女生的腿被卡车的后轮轧到了,周围多名同学和老师合力将卡车的后轮抬起,将这名女同学拽了出来,后来120急救车将两名受伤的女同学送往医院。

  记者在现场看到,肇事的卡车旁边蹲着3名男子,记者上前询问谁是司机时,一开始3个人都说不是司机,在记者再三询问下,一名男子承认是他开的车。10时许,南关交警大队事故科两名民警赶到现场,当交警要求当时驾驶卡车的男子出示行车证和驾驶证时,男子回到车里只取回了行车证。记者在现场见到了卡车的车主,他说,当时卡车的司机坐在车里,但没开车,当时驾驶卡车的男子不是司机,是随车的工人,没有驾驶证。车主说,卡车里装的是方便面,原本要运到图书馆里的咖啡厅,现在汽车把学生撞了,他愿意负全部责任。

  随后,记者来到461医院,据医生介绍,一名受伤的女同学盆骨骨折,另一名女同学在接受检查,但两人没有生命危险。随后,记者在急诊室见到了其中一名受伤的学生,她说,“当时我和同学看到了那辆卡车,但是卡车没有打转向灯,我们以为它要朝校门口开,结果,卡车突然朝图书馆拐了过来,我和同学一下子被撞倒了。”据了解,受伤的两名女学生一个来自四川,一个来自陕西,目前,学校已经通知了她们的家人。

  目前,驾驶卡车肇事的男子已经被警方控制,警方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

以下转载自中国交通广播网http://news.sohu.com/20070606/n250417517.shtml)。
大学校园内发生车祸两女生骨折住进医院

    2007年06月06日

    昨日9时40分许,东北师范大学校园内图书馆正门前,一辆轻型小货车开上引桥时,将两名女大学生撞倒。

    记者赶到东北师大时,交警已赶到现场勘查,肇事司机没提供出驾驶执照。小货车停在图书馆正门处的引桥上,车头右侧撞在边墙上。

    该校外语学院的一位张老师说,两名女生都是外语学院的,家都在外省,一年级学生。9时30分下课后,有的学生去图书馆自习,两个女生就是出入图书馆时被撞倒的。记者从医院了解到,两个女生一个骨盆骨折,另一个右肘关节骨折。东北师范大学校卫队阚队长说,校园内发生这样的车祸非常少见。对经常出入学校的车辆,都要在保卫处办理通行证。学校在自由大路一侧有专门的货车通道,肇事的货车也有通行证,事发后,学校将其通行证没收。目前,这起事故正在处理中。

 
看上去很美?没错,这个外表华丽的图书馆是我们学校本部的一个宣传点。车祸大概就发生在被树挡住的那个地方
 
我们宿舍有人大叫太好了,虽然牺牲了两个人,但让那些司机不敢再开快了。
我说,不要抱有希望,他们是不会长记性的,每个司机都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技术最好的,不可能会出车祸。他们会继续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野蛮地横行于市。

服务器便宜卖啦,一斤三块、两斤五块!

这日志本来很早以前应该发的,但一直没时间所以就拖到现在。讲的是一个多月前的事情,我跟工作室两个半系统部的人——暂且这么称呼吧,注意一共是四个人加一个老师(当然我没说老师不是人……不讨论这个问题先)——把工作室的一个服务器搬去网通大厦托管。
想当初,上个学期末工作室刚买这个服务器的时候把系统部的人激动的, Dell 的服务器就是好看,虽然已经看了很久了,但搬出来之后还是被我当艺术品欣赏了半天。
网通那楼相当神奇——应该说是很多楼。有些楼是当年日本留下来的,建筑的风格就是日本的风格。据说有个楼的门上面写“压”和“引”表示“推”和“拉”的意思。
载着一台服务器和几个为服务器服务的人的车停在了完全没有头绪的一堆风格不统一却都属于网通的楼中的一幢楼前面——为什么停在这里没有人知道。
老师下了车到楼里问了一些人,他们说,要去一个有“中国网宽天下”的牌子的楼里。于是车绕着院子转了半圈,到了一个营业厅之类的地方。
于是我们几个苦力就把服务器搬到那个营业厅里——这是过分奇怪的情景了,几个人搬着一个要托管的服务器,却出现在营业厅里,这跟在大街上洗澡感觉差不多。
去问了那个小姐,她一个十足的白痴,说要到四楼,但这个楼没有四楼。我们撤出来一看,丫的你家三楼上面是五楼啊?
又问了半天,终于知道那个楼应该怎么走了。但那个车已经开走了,于是就发生了这辈子不太可能再发生的事情——光天化日之下三个人抬着一个几十斤重的服务器招摇过市。要是喊几句“一斤三块、两斤五块”,别人还以为是摆摊卖服务器的。

最后,我们进到一个很偏僻的楼里,两扇门还是铁门涂油漆那种,而且大多数地方的油漆都已经掉了,整扇门锈迹斑斑。进去以后也十分让人心寒。想到我们的服务器以后就要在这里过日子了,十分于心不忍,像是要把自己的孩子发配边疆一样。楼梯也跟几十年前的一样。
 
 
终于,我们上到了四楼。左边是很亮堂的走廊,地板貌似都是那种防静电的,右边是看起来锁着的铁门。这摆明引诱我们往左走,于是我们就多走了十几米冤枉路——注意直到这时我们还一直抬着服务器的。
走到右边的铁门门口。发现那门实际上没锁。出于礼貌,我们还是打电话给里面的人告诉他们我们到了。于是我们就进去了。他们还挺讲究,进到服务器间还得戴鞋套,但放鞋套的那个盒子里面用过的和没用的混在一起,挑半天才能挑到两个干净的。
我们带了两根电源线和一根键鼠连显示器的线(不知道学名叫什么)过来。那个人说,只留一根电源线就行。其他的线都拿回去吧。而且两个人进服务器间就行了。于是其他人就拿着那些东西走了。
我们把服务器搬进了服务器间。这个房间十分之壮观,一排一排的服务器加上摆满着各式各样的服务器。但服务器机架就跟普通的铁架差不多,滑道是不可能有的。
 
 
 
有个人把我们领到我们的架子那里。旁边是一个很大的貌似空调机的东西,有几个人正在维修。我们把服务器放在架子上——就像放到桌子上一样。
连线的时候,那个人问我们:“你们就带一个电源线过来啊?”我们说:“带了两个,有一个拿走了。外面那个人说一个就够了。”他很是无奈。把一个空出来的插头插到了我们的服务器上。
他又问我们:“你们带没带这根线(指着另一个服务器上的那根键鼠连显示器的线)?”我们又说:“本来带来了,又拿走了。外面那个人说不用。”他崩溃了。借了一根给我们。
控制台是一个车,上面放着两个显示器(都是显像管的,一个17英寸一个19英寸),只有一个能用。键盘是服务器用的有一个球当鼠标的那种,但那个球不知道哪去了,所以还要连一个鼠标。但因为某种原因必须使用 PS/2 接口连键鼠,但那键盘和鼠标都是 USB 的,那个人找了半天帮我们找了一根转换的线。
 
 
 
因为旁边是正在维修的空调,所以我们的工作环境十分之艰苦。不仅要忍受 60Hz 的19英寸显示器的照射,还要很猥琐地蹲着配服务器。

第二次来的时候,我们带了那根键鼠连显示器的线,还给那个人。他十分之莫名其妙,看来直到我们走了他也没想起来他上次借过一根线给我们。

言论 (2)

  • “柠檬多少钱一斤?”
    “十块。”
    “便宜点不行吗?”
    “十五。”
  • 我们宿舍有个人看到日本地震死1人,他惊呼:“啊?太不好了!才死一人!”
  • 有个人把两片热香饼夹猪柳拿起来吃,还把咖啡的盖子盖着用上面那个孔喝。
    啊!她要了一盒辣酱然后涂到猪柳上再夹着吃。
    山药回:東北的民風相對淳樸而又彪悍。)
  • 东北很多地方排栈不排队。
  • 写代码让我意识到养成好的习惯的重要性。
  • 枸杞:我终日以泪洗面。
    山药、当归:为何?
    枸杞:困的。
  • 说到“内裤”,让我想到了“类库”。
  • 刚刚我女朋友跟我说:“《向左走向右走》这部电影中金xx总是打一把灰绿色的伞,梁咏琪总是打一把rgb(255,0,0)的伞。”
  • 我们宿舍刚在讨论蛋白质变性。有个人说:“蛋白质变性是不是变成蛋白质妖啊?人变性变成人妖。”
  • 用水高峰的时候我们这层就没水,要下几层才有,我刚洗漱回来有人问我几楼有水,我说三楼有,但不一定四楼和五楼没水。有人说:“一楼有水。”我说:“北苑有水。”他说:“地下有水。”我说:“土卫几有水。”他冒出一句:“几乎处处有水。”
    (“几乎处处”(almost every, a.e.)是一个数学概念,表示“除了可数个点外都……”)
  • 我们宿舍一个人说:“外面在下毛毛雨啊!下得超大!”
  • 我们宿舍有个人回来就说他买瓜子连中四包,还有机会再中,我说我女朋友能买一包中十五包,然后我们就策划拍一部电影,讲一个人持有一张卡,结果被所有瓜子厂商通缉,电影最后才说那张卡是瓜子无限中奖卡。然后再拍一部电影,讲所有人看了之前那部电影之后就砸电脑,因为那电影拍得太烂了。还详细设计了表现方式:电影一开始的时候先放一段那个电影,然后屏幕切换到一个显示器前面,那个显示器在放那个电影,然后那个人看完之后就把那个电脑砸了,网吧里面其他看了那个电影的人也都纷纷砸电脑。
  •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技术性运动型和谐夫妻!
  • 有一个东西,数学分析学到那里的时候说讲实变函数的时候再讲,实变函数学到那里的时候说数学分析已经讲过了所以不讲,我们说数学分析没讲,他就说等学泛函分析的时候再讲。
    山药回:有一個東西,高數用一節介紹了一遍,復變函數用兩章談了一遍,物力和綫代提到過,信號與系統用整本書討論了一遍,數字信號處理主要還是講這個東西。)
  • 大善。

颓废的世界

久未放晴的天空。
这个季节的雨尤其多。一个冬天没有见到从天上落下来的液态水,开始的几场雨很是令人激动,可是很快发现这里的雨跟南方完全不一样。
雨天,空气会比平时稍湿润一些,但跟南方比还是差远了,而且下了雨就会降温得厉害,让人出奇不意地挨冻。
从来没见过太大的雨,老天也能忍得住。而且这么小的雨能持续下一天,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长春一年刮两次风,每次刮半年。”有的时候风大得还不如不打伞。
下午第一节课不出所料地逃了。被女友骂了一顿,第二节课良心发现准备去上。教室的气氛很是颓废。听课的同学堆在前面,不想听课的坐在后面,中间为那些没来上课的人留了出来。
上了半个钟。来了的人中三分之一在睡觉,二分之一在聊天、发短信、听 MP3 、发呆,剩下的六分之一中,大多数在自己看书。
这种天气让人感到压抑。终于忍不住出去绕了一圈,很卡B地冒雨买了瓶水。
回来后,教室依然令人窒息。
颓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