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伟成的学生 Written by MGhostSoft 我那天爬完梧桐山后,跟同学在车站等车。来了一辆大巴,是363,这么好的数我自然要把它除以3了,因为它的每一个数字都能被3整除。除完以后就是121,这数更好啊,刚好是11的平方。刚想到这里,听到跟我一起等车的同学冒出一句:“3乘以11的平方。”…… Share this:TwitterFacebookLike this:Like Loading... Related 3 thoughts on “环伟成的学生” 环同志真是伟大…… Reply 中国的数学也有救了。 Reply 与男友相恋三年多了,一直因为飞速增长的房价,而驻足于围城之外,近期,在两方家长的推促下,决定于十月完婚,于是,房子也就提到了议程上,在几家中介挂了名后,前后也去看了几处房子,总觉得那样的房子要这么高的价,有点不甘心,几次跑下来,心也渐渐凉却。 前天,一位在中介做事的朋友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安排时间去看房子,其实我在朋友的中介报的名是最早的,但因一直未有性价比较为合适的房子,所以也一直未让我去看房,对于房子,房型我是很挑的,但对于面积我不是太在意,现在的房价买了大房子,我就只能喝西北风了,因此能买到理想的小户型,那是最好了,朋友报来的房子属于2002年新建的房子,房主购房是为了投资,所以此房也算毛坯,再依朋友报的价,也觉得很是便宜,就决定晚上去看房。 七点到了房子所在地,中介朋友与房主已在等我们了,房子所处位置很不错,在市区属闹中取静,从房子行走至大街公交站,约七分钟左右,很是方便出行,小区有物业,房子周围并没有嘈杂的市场或工厂什么的,看来周围环境不错,一楼居然还有一个7平米的自行车库,对于房型,对于环境,我与男友看了都很满意,总觉得房主报这样低的价格是不是有问题,因为房主的报价平均下来比市面便宜至少了700元。 回家与男友一推算,觉得划算,就打算第二天与中介朋友再联系,准备对于房子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不想,就在昨天,中介朋友早早地打来电话,告之与我,说此房子可能买不到了,原因是中介的投资部知道了此座房子,中介自己要收购再转卖,这样中介起码可以从中赚到5~10万元,我晕了。 朋友还说,这么低价的房子中介从来没卖过,从来都是有低价房中介吃进,到时再转卖的,中介一位经理还对于朋友有此低价房不上报而责备了朋友,事情来得突然,我也不知道该说啥了,只能是放手了,中介在买,我竞争得过吗?再说了,要竞争,我连房主的电话也没有。 朋友所在的中介是一个全国连锁的大中介,单单在我所在的城市就有三十几家,其实我在的城市并不大,但房价也是节节上升,比如说刚看的这套房子,房主99年付款,买的期房,60多个平方,总价为3.9万元,现售价为25.5万元,为净价,其他乱七八糟税款,手续费加上,以及代交的个人所得税,也就30万元,对于此类较新的房子还是十分合算的,而这样的房价也是目前大部份购房者承受的范围,现在中介介入,那么我相信此房子的挂牌绝对可以到35万,而且对于中介收购,那要交的4万元个人所得税几乎可以全部逃掉,当然,具体怎么逃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于是,如果我想要这房子,那么我就只能再花5~10万去买了,于是,房价又涨高了这么些。 现在慢慢有些明白,为什么中介挂的房子都这么贵,为什么在政府口号高喊:房价在稳定中有所下降!而实际上是众所皆知的飞速上扬,因为这些炒房者们不允许房价下跌呀,房价下跌了他们吃什么?所以中介们都心照不宣地将房价维持在这样的一位置上,当买房者们走到所有的中介所,看到所有的房子价位都是这样,于是就错以为这市场上的价位都是这样,于是急于买房或头脑发热的购房者们就这样为了一套中意的房子,乖乖进入了中介们设好的套中。而中介们就稳稳地吃着这些购房者们的血汗钱。 一直以来不明白这句话: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话是说中介的,以前一直不明白,不就吃吃租房,买房的中介费吗?能有多少拿头?直到自己要买房,直到慢慢了解到中介这个行当了,才明白这十个字的含义。 其实,卖房者们对于自己的房子大部分是心里无数的,中介们为了保持这样的市场,也会极力鼓吹卖房者拉高房价,对于能得利的小老百姓,此行为何乐而不为呢?房价于是在无形中再次上扬,再次达到了中介们的市场价位中。 现在政府出台了一项政策:购房不满两年的房子出售,要按售价全额征收营业税,但这在我们这些购房者们来说并不是一项福音,因为该买的房子还是要买,而这营业税却又变相地加到了我们购房者们的身上,现在的房子市场,并没到供过于求的地步,此项政策连治标都不行,更不要提治本了。而这又是一个变相的加高房价政策,只是得利的是政府,而受苦的依然是购房者。 银行又在提加息了,所有的小老百姓们都提心吊胆的,拿出计算器来算了又算,长叹一声:唉,又得白给银行打工三年了。这样的钱多出来心疼,但更有离谱的,小老百姓们东借西凑,打算提前把贷款还清,到银行一打扣,呵呵,提早还贷还算违约,要交滞纳金,靠,又一吃人的机构。怎么算都要把我们榨干才甘心。 中介,卖房人,政府,银行,四座加价大山压向了购房者,于是购房者们节衣缩食,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他们,也不对,是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房子,那么我们还剩什么呢?娱乐将是一片空白,因为不敢花钱呀;朋友将是少之又少,因为交友也是交际呀,哪来钱呀;父母不敢孝敬,反正不孝儿多了,不差我一个,两老就在老家混日子吧,记得也省点,到时好给自己买个墓穴;孩子不敢生,笑话,这年代,生个孩子等于又养了一幢房子,就算生了,估计孩子也得跟着受点罪,这年头,父母哪个舍得让孩子受点委屈呀,那好,自己委屈,慢慢还债吧。 其实这真的不是在发牢骚,真的,我自以为我是个乐观的人,我与男友的工资,加在一块,那也是中上等以上收入了,就这样的收入我还买不起一座像样的房子,连多买一个房间给父母住的压力都顶不住,实在是汗颜呀。而像我们这样的人群,在现在的中国应是占了大部份的,有点文凭,在外企上着班,每个月拿着不薄的工资,但就是厚不过这房价呀。 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一篇文章作为这篇文章的总结吧:拿白领的工资,过蓝领的生活!这就是买房人! Reply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Enter your comment here...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Email (required) (Address never made public) Name (required) Websit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 Log Out / Change )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 Log Out / Change ) Cancel Connecting to %s Notify me of new comments via email. Notify me of new posts via email. Δ
与男友相恋三年多了,一直因为飞速增长的房价,而驻足于围城之外,近期,在两方家长的推促下,决定于十月完婚,于是,房子也就提到了议程上,在几家中介挂了名后,前后也去看了几处房子,总觉得那样的房子要这么高的价,有点不甘心,几次跑下来,心也渐渐凉却。 前天,一位在中介做事的朋友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安排时间去看房子,其实我在朋友的中介报的名是最早的,但因一直未有性价比较为合适的房子,所以也一直未让我去看房,对于房子,房型我是很挑的,但对于面积我不是太在意,现在的房价买了大房子,我就只能喝西北风了,因此能买到理想的小户型,那是最好了,朋友报来的房子属于2002年新建的房子,房主购房是为了投资,所以此房也算毛坯,再依朋友报的价,也觉得很是便宜,就决定晚上去看房。 七点到了房子所在地,中介朋友与房主已在等我们了,房子所处位置很不错,在市区属闹中取静,从房子行走至大街公交站,约七分钟左右,很是方便出行,小区有物业,房子周围并没有嘈杂的市场或工厂什么的,看来周围环境不错,一楼居然还有一个7平米的自行车库,对于房型,对于环境,我与男友看了都很满意,总觉得房主报这样低的价格是不是有问题,因为房主的报价平均下来比市面便宜至少了700元。 回家与男友一推算,觉得划算,就打算第二天与中介朋友再联系,准备对于房子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不想,就在昨天,中介朋友早早地打来电话,告之与我,说此房子可能买不到了,原因是中介的投资部知道了此座房子,中介自己要收购再转卖,这样中介起码可以从中赚到5~10万元,我晕了。 朋友还说,这么低价的房子中介从来没卖过,从来都是有低价房中介吃进,到时再转卖的,中介一位经理还对于朋友有此低价房不上报而责备了朋友,事情来得突然,我也不知道该说啥了,只能是放手了,中介在买,我竞争得过吗?再说了,要竞争,我连房主的电话也没有。 朋友所在的中介是一个全国连锁的大中介,单单在我所在的城市就有三十几家,其实我在的城市并不大,但房价也是节节上升,比如说刚看的这套房子,房主99年付款,买的期房,60多个平方,总价为3.9万元,现售价为25.5万元,为净价,其他乱七八糟税款,手续费加上,以及代交的个人所得税,也就30万元,对于此类较新的房子还是十分合算的,而这样的房价也是目前大部份购房者承受的范围,现在中介介入,那么我相信此房子的挂牌绝对可以到35万,而且对于中介收购,那要交的4万元个人所得税几乎可以全部逃掉,当然,具体怎么逃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于是,如果我想要这房子,那么我就只能再花5~10万去买了,于是,房价又涨高了这么些。 现在慢慢有些明白,为什么中介挂的房子都这么贵,为什么在政府口号高喊:房价在稳定中有所下降!而实际上是众所皆知的飞速上扬,因为这些炒房者们不允许房价下跌呀,房价下跌了他们吃什么?所以中介们都心照不宣地将房价维持在这样的一位置上,当买房者们走到所有的中介所,看到所有的房子价位都是这样,于是就错以为这市场上的价位都是这样,于是急于买房或头脑发热的购房者们就这样为了一套中意的房子,乖乖进入了中介们设好的套中。而中介们就稳稳地吃着这些购房者们的血汗钱。 一直以来不明白这句话: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话是说中介的,以前一直不明白,不就吃吃租房,买房的中介费吗?能有多少拿头?直到自己要买房,直到慢慢了解到中介这个行当了,才明白这十个字的含义。 其实,卖房者们对于自己的房子大部分是心里无数的,中介们为了保持这样的市场,也会极力鼓吹卖房者拉高房价,对于能得利的小老百姓,此行为何乐而不为呢?房价于是在无形中再次上扬,再次达到了中介们的市场价位中。 现在政府出台了一项政策:购房不满两年的房子出售,要按售价全额征收营业税,但这在我们这些购房者们来说并不是一项福音,因为该买的房子还是要买,而这营业税却又变相地加到了我们购房者们的身上,现在的房子市场,并没到供过于求的地步,此项政策连治标都不行,更不要提治本了。而这又是一个变相的加高房价政策,只是得利的是政府,而受苦的依然是购房者。 银行又在提加息了,所有的小老百姓们都提心吊胆的,拿出计算器来算了又算,长叹一声:唉,又得白给银行打工三年了。这样的钱多出来心疼,但更有离谱的,小老百姓们东借西凑,打算提前把贷款还清,到银行一打扣,呵呵,提早还贷还算违约,要交滞纳金,靠,又一吃人的机构。怎么算都要把我们榨干才甘心。 中介,卖房人,政府,银行,四座加价大山压向了购房者,于是购房者们节衣缩食,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他们,也不对,是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房子,那么我们还剩什么呢?娱乐将是一片空白,因为不敢花钱呀;朋友将是少之又少,因为交友也是交际呀,哪来钱呀;父母不敢孝敬,反正不孝儿多了,不差我一个,两老就在老家混日子吧,记得也省点,到时好给自己买个墓穴;孩子不敢生,笑话,这年代,生个孩子等于又养了一幢房子,就算生了,估计孩子也得跟着受点罪,这年头,父母哪个舍得让孩子受点委屈呀,那好,自己委屈,慢慢还债吧。 其实这真的不是在发牢骚,真的,我自以为我是个乐观的人,我与男友的工资,加在一块,那也是中上等以上收入了,就这样的收入我还买不起一座像样的房子,连多买一个房间给父母住的压力都顶不住,实在是汗颜呀。而像我们这样的人群,在现在的中国应是占了大部份的,有点文凭,在外企上着班,每个月拿着不薄的工资,但就是厚不过这房价呀。 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一篇文章作为这篇文章的总结吧:拿白领的工资,过蓝领的生活!这就是买房人! Reply
环同志真是伟大……
中国的数学也有救了。
与男友相恋三年多了,一直因为飞速增长的房价,而驻足于围城之外,近期,在两方家长的推促下,决定于十月完婚,于是,房子也就提到了议程上,在几家中介挂了名后,前后也去看了几处房子,总觉得那样的房子要这么高的价,有点不甘心,几次跑下来,心也渐渐凉却。 前天,一位在中介做事的朋友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安排时间去看房子,其实我在朋友的中介报的名是最早的,但因一直未有性价比较为合适的房子,所以也一直未让我去看房,对于房子,房型我是很挑的,但对于面积我不是太在意,现在的房价买了大房子,我就只能喝西北风了,因此能买到理想的小户型,那是最好了,朋友报来的房子属于2002年新建的房子,房主购房是为了投资,所以此房也算毛坯,再依朋友报的价,也觉得很是便宜,就决定晚上去看房。 七点到了房子所在地,中介朋友与房主已在等我们了,房子所处位置很不错,在市区属闹中取静,从房子行走至大街公交站,约七分钟左右,很是方便出行,小区有物业,房子周围并没有嘈杂的市场或工厂什么的,看来周围环境不错,一楼居然还有一个7平米的自行车库,对于房型,对于环境,我与男友看了都很满意,总觉得房主报这样低的价格是不是有问题,因为房主的报价平均下来比市面便宜至少了700元。 回家与男友一推算,觉得划算,就打算第二天与中介朋友再联系,准备对于房子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不想,就在昨天,中介朋友早早地打来电话,告之与我,说此房子可能买不到了,原因是中介的投资部知道了此座房子,中介自己要收购再转卖,这样中介起码可以从中赚到5~10万元,我晕了。 朋友还说,这么低价的房子中介从来没卖过,从来都是有低价房中介吃进,到时再转卖的,中介一位经理还对于朋友有此低价房不上报而责备了朋友,事情来得突然,我也不知道该说啥了,只能是放手了,中介在买,我竞争得过吗?再说了,要竞争,我连房主的电话也没有。 朋友所在的中介是一个全国连锁的大中介,单单在我所在的城市就有三十几家,其实我在的城市并不大,但房价也是节节上升,比如说刚看的这套房子,房主99年付款,买的期房,60多个平方,总价为3.9万元,现售价为25.5万元,为净价,其他乱七八糟税款,手续费加上,以及代交的个人所得税,也就30万元,对于此类较新的房子还是十分合算的,而这样的房价也是目前大部份购房者承受的范围,现在中介介入,那么我相信此房子的挂牌绝对可以到35万,而且对于中介收购,那要交的4万元个人所得税几乎可以全部逃掉,当然,具体怎么逃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于是,如果我想要这房子,那么我就只能再花5~10万去买了,于是,房价又涨高了这么些。 现在慢慢有些明白,为什么中介挂的房子都这么贵,为什么在政府口号高喊:房价在稳定中有所下降!而实际上是众所皆知的飞速上扬,因为这些炒房者们不允许房价下跌呀,房价下跌了他们吃什么?所以中介们都心照不宣地将房价维持在这样的一位置上,当买房者们走到所有的中介所,看到所有的房子价位都是这样,于是就错以为这市场上的价位都是这样,于是急于买房或头脑发热的购房者们就这样为了一套中意的房子,乖乖进入了中介们设好的套中。而中介们就稳稳地吃着这些购房者们的血汗钱。 一直以来不明白这句话: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话是说中介的,以前一直不明白,不就吃吃租房,买房的中介费吗?能有多少拿头?直到自己要买房,直到慢慢了解到中介这个行当了,才明白这十个字的含义。 其实,卖房者们对于自己的房子大部分是心里无数的,中介们为了保持这样的市场,也会极力鼓吹卖房者拉高房价,对于能得利的小老百姓,此行为何乐而不为呢?房价于是在无形中再次上扬,再次达到了中介们的市场价位中。 现在政府出台了一项政策:购房不满两年的房子出售,要按售价全额征收营业税,但这在我们这些购房者们来说并不是一项福音,因为该买的房子还是要买,而这营业税却又变相地加到了我们购房者们的身上,现在的房子市场,并没到供过于求的地步,此项政策连治标都不行,更不要提治本了。而这又是一个变相的加高房价政策,只是得利的是政府,而受苦的依然是购房者。 银行又在提加息了,所有的小老百姓们都提心吊胆的,拿出计算器来算了又算,长叹一声:唉,又得白给银行打工三年了。这样的钱多出来心疼,但更有离谱的,小老百姓们东借西凑,打算提前把贷款还清,到银行一打扣,呵呵,提早还贷还算违约,要交滞纳金,靠,又一吃人的机构。怎么算都要把我们榨干才甘心。 中介,卖房人,政府,银行,四座加价大山压向了购房者,于是购房者们节衣缩食,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他们,也不对,是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房子,那么我们还剩什么呢?娱乐将是一片空白,因为不敢花钱呀;朋友将是少之又少,因为交友也是交际呀,哪来钱呀;父母不敢孝敬,反正不孝儿多了,不差我一个,两老就在老家混日子吧,记得也省点,到时好给自己买个墓穴;孩子不敢生,笑话,这年代,生个孩子等于又养了一幢房子,就算生了,估计孩子也得跟着受点罪,这年头,父母哪个舍得让孩子受点委屈呀,那好,自己委屈,慢慢还债吧。 其实这真的不是在发牢骚,真的,我自以为我是个乐观的人,我与男友的工资,加在一块,那也是中上等以上收入了,就这样的收入我还买不起一座像样的房子,连多买一个房间给父母住的压力都顶不住,实在是汗颜呀。而像我们这样的人群,在现在的中国应是占了大部份的,有点文凭,在外企上着班,每个月拿着不薄的工资,但就是厚不过这房价呀。 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一篇文章作为这篇文章的总结吧:拿白领的工资,过蓝领的生活!这就是买房人!